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基本信息» 4学术委员会制度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1-12

2014年,学校围绕能源电力和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领域,强化学科特色,创新体制机制,聚焦研究方向,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学术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一、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完善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专家评议制度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绩效跟踪报告制度。

2014年,学校引进1名“青年**”学者,1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和国家**获得者,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7名“中青年人才”;申报获批包括“**”特聘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在内的各类人才计划共12人次。全年招聘教师69人,国家公派全额资助高级研究学者23人,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1人,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2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特聘专家6人、“青年**”学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3人、国家“**”8人,3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传统优势学科稳步发展,围绕电、动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结合学科评估分析,从优势、差距、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等不同角度对电、动学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电、动创一流学科调研报告》。新兴能源学科发展迅猛,围绕国际前沿和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急需解决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与环境领域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以“学科导向、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高水平、高起点组建了跨院系、跨学科的“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研究院”,力争建设成为我国能源环境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9月,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增设了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文理学科振兴有序推进,先后完成了《文科调研报告》和《理科调研报告》,起草了《文科发展规划(初稿)》和《理科发展规划(初稿)》,新增公共管理(MPA)和应用统计(MAS)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11工程”过渡期间,利用第三轮学科评估奖励资金(300万元)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经费(460万元),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建设。通过不断丰富和推进“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建设,传统优势学科、新兴能源学科、文理学科之间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叉互动、互相促进,带动了学科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根据ESI 2014年11月6日公布的数据,在22个学科领域中,我校涵盖了10个学科领域,包括: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概论、多学科。其中,工程学领域进入了世界前1%机构,发文量为844篇,被引频次为5606次。

二、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紧紧围绕国家能源电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4年,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302人,硕士生6489人,博士生989人;授予学士学位5031人,硕士学位3241人,博士学位131人。学校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201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37%,考研率为26.21%,海外深造率为6.0%,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8%。

学校深入落实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新增1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验收;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部教材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力工业全过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三级教学名师资源体系,2名教师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7名教师获教学优秀奖。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学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加强本科生学籍预警与学业辅导。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编制《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集中调研八家理事单位,深入分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建立了校企人才培养常态工作机制。我校研究生工作站获得第一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依托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和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增加国际交流力度,各类项目共资助研究生85人,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创新成果进一步攀升。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个,学生专利116项,发表论文132篇,制作软件或实物作品188件。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国际、国家级奖372项、省部级奖450项。特别是2014年5月,在欧洲最大的国际商业模拟竞赛“PEAKTIME”(尖峰时刻)的全球总决赛中,我校学生团队获得全国第一、综合总成绩亚洲第三、商业模拟全球第一的好成绩。10月,我校创行团队代表中国夺得2014创行世界杯全球总冠军,这是我校取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1月,我校学生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再创历史新高。至此,我校已连续七年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研究生获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5项,获奖队伍数量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连续四年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研究生2人获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9人获三等奖;在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学校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毕业研究生获得第一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

三、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的科研方针,面向国家能源电力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推动大团队、大项目和大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14年,学校科学研究保持稳步发展,全年科研经费近6亿元。其中,承担“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9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91项;共签订横向合同796项。

学校新增“新型薄膜太阳电池”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电力信息安全”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发电机组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新增4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完成验收评估工作。

学校强化质量导向,完善激励政策,加强成果培育,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2014年,获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7项,其中作为主持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申请专利1064件,授权专利670件。

我校作为主持单位的“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发的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DCS柔性分域技术以及SIM与DCS的控制策略双向移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结束了国外产品与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作为参与单位的“气体绝缘装备特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研发的SF6气体绝缘装备绝缘状态在线监测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各完成单位通过成果推广签订的科研项目经费超过3000余万元,与数家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和联合推广,销售总收入超过10多亿元,获2014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学校科技论文发表在全国高校排名继续攀升,其中发表国内科技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7位,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排名88位,收录我校文献472篇,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20%;工程索引核心版(EI)排名43位,收录期刊论文922篇,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21%;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排名12位,收录论文535篇,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
学校积极实施“2011计划”,“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和建设运行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顺利通过第一轮初审,为明年进入第二轮答辩奠定了基础。获批财政部、科技部、知识产权局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推进集体决策、成果储备库、收益分配和激励等制度性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以实施国际化战略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托,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进程,国际合作办学的质量和规模显著提高。

2014年,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围绕“大电力”学科特色的有重点分层次的引智管理体系,目前共有4个“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海外名师”项目、3个“学校特色”项目和61个学校重点项目;引智工作着重于能源电力传统重点学科和新能源学科,同时兼顾文理经管等基础学科。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聘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丹麦、日本、韩国等国家252位知名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等多国的国际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签署13项合作协议。学校同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国网智能研究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意大利博里尼亚大学等4所欧洲大学联合申报的“欧盟-中国研究及创新伙伴计划”于2014年12月底获批,本项目的中方协调中心设在华北电力大学。

教师出国进修交流进入活跃期,45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公派资格,其中包括20名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1人获国家公派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资助,1人获国家公派博导项目资助,23人获国家公派全额项目资助;2014年学校派出71个短期因公学术出国团组,总计160人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人数为271人次;50名学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助,高质量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公派留学工作任务;举办了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论坛,40名中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活动;赴台湾台湾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等学校参加研究生层次的学术研讨会。

学校留学生在校生人数为310人,其中本科生124人,硕士生75人,博士生29人,进修生(语言和专业)82人,其中本硕博学历生比率增幅较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五、学术制度建设

学校充分尊重学术权力,维护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尊重和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确保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在教学、科研和学术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校学术委员会认真按照《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行使学术权力,在学校重要学术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1号)文件要求,学校安排专门时间组织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对《规程》进行学习和讨论,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学术组织建设展开调查研究,组织师生对相关文件进行讨论、学习;在校内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尊重学术、规范学术权力运行、关心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良好氛围。

学校根据《规程》和相关文件要求,积极推动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完善,明确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完善学术委员会组成规则和议事规则,明确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权限。新的学术委员会章程将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出台。

2014年,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学校将继续积极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历史重任,向建设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奋进。


信息公开文件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