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基本信息» 5学校发展规划» 华北电力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华北电力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4-10-28

 

 
 
一、“十二五”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形势
(一)“十一五”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二)“十一五”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
(三)“十二五”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总体目标
三、“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坚持学科立校,丰富和完善“大电力”学科体系
(二)坚持人才强校,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三)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坚持科研兴校,推进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变
(五)坚持校企合作,继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六)坚持开放办学,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七)坚持多元投入,建设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校园
(八)坚持制度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九)坚持文化引领,全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
四、“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与制度保障
(二)物质与资源保障
(三)组织与实施保障
华北电力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期,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攻坚期。为积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促进学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依据国家的相关专项规划及有关政策法规,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形势
    (一)“十一五”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发展战略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工程”、“质量工程”、“创新工程”,以“新能源、国际化、校企合作”三大增长点为抓手,以一批“国字头”战略成果为标志,初步实现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学校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办学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社会声誉与影响日益扩大,为在“十二五”期间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速冲刺、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1)学科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学校敏锐把握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立足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新需求,构建并不断完善了“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成功地实现了学科的拓展和转型,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发展实力和发展潜力。2007年成立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组建“核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创建“能源与环境研究院”。截止到2010年,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二级学科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二级学科点120个。
2)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工作思路,实施“151”人才工程和责任教授岗位制度,启动“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杰出**”,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由1356人增加到16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由261人增加到632人;实施了岗位管理,推动了教师聘任制改革,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在培养和引进“**获得者”、“国家**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全国模范教师等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431人,各类研究生10031人。学校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和“国字头”战略,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共获得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5项共94个;学校入选第一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电力行业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研究生教育突出创新能力培养,采取国际合作、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模式,研究生工作站达到46个,学校被授予国家首批工程硕士培养创新单位。学生在全国外语、计算机等各种考试测试中通过率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在国内外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中业绩突出。
4)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4.73亿元,其中2010年经费达到4.075亿元;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8项,“973”项目13项,“863”项目21项,国家支撑项目20项,自然基金项目181项,省部级项目41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8项。新增“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平台建设“国字头”的重要突破。新增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及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工程中心和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等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5)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活跃。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截止到2010年,学校有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达500人;2+23+1等中外联合培养项目达1027人,学生出国交流、实习达50多人次,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教师约150人;学校正式启动第一个“111”引智基地,成功入选北京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单位,与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
6)校企合作及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学校构建了以理事会成员单位为核心,以战略合作伙伴为重点,以广大能源电力企业为基础的多层级校企合作模式。“十一五”期间,校董(理)事会筹集共建资金1.5亿元,校企(地)战略合作伙伴达到24家。2009年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产业工作成绩显著,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高校经营性资产规范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北京华电天德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学校所投资企业股权完成所有者权益的保值增值目标,并得到42.8%的增长;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建成立了华北电力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人教育和培训工作社会效益显著。
7)办学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学校始终如一地推进北京、保定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在明确两地布局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建立了一套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一所大学、两个校园”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学校的快速、长远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8)条件建设显著改观。校园面积由860 亩扩展到1609 亩,建筑面积从40万平方米增加到100余万平方米;完成了18万平方米主楼一期建设工程,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化实验教学设施;图书馆藏达270余万册,电子图书逐年增加;完善了覆盖两校区的校园网络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学校总资产由“十一五”初的不足21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末的29亿元。
9)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干部分类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统战工作切实得到了加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2008年,学校通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验收。2010年学校召开了组建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在解决两地办学体制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强了教代会和工会工作,促进了校内民主管理。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学风、奖助、就业三大工作成绩突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不断优化。
(二)“十一五”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
1)经验总结。回顾学校“十一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值得总结与发扬的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建设坚强有力、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充分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把学校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抢抓机遇、用好机遇,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突破,努力增强发展实力;坚持育人为本,始终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科学研究为载体,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坚持特色发展,科学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和拓展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坚持办好一所大学,以建设高水平大学这一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动发展。
2)问题分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学校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学校的快速发展仍然充满了压力与挑战。
学科建设方面,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薄弱,优势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学科交叉融合尚需深入推进,人文数理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大电力”学科体系有待丰富和完善;师资队伍方面,高层次人才缺乏,学术大师、领军人物及拔尖后备人才严重不足,教师总量仍显不足,教师队伍的博士化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交流能力较弱;人才培养方面,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机制、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研究生培养规模偏小;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的科研总量不足,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还很少,各学科的重点发展领域及其主攻方向不够明确,学校承担重大科研攻关课题的能力不足,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发挥还亟待增强;管理水平方面,学校尚未建成与高水平大学相符的大学管理制度,办学效益仍显低下,管理创新与行政效率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干部职工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需要增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发展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
(三)“十二五”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是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加速冲刺阶段,也是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形势上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我校加速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任务,指出要“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大容量高参数低损耗火电机组、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安全高效的核电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特高压与智能电网等技术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全面发展。这一形势与环境为我校这样一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行业性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发展及科技创新方面指明了方向,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纲要》提出要促进高校在“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使包括我校在内的行业特色型大学能在一个前所未有、更加开放和自主的背景和机遇下谋划发展。同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人才工程和人才项目也为学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校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全校上下团结一致,更加坚定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斗志和信心,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三大纲要”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的精神,坚持“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改革创新,立足学校实际,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发展为先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发展,与时俱进。遵循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规律,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科学处理现实与未来、国际标准与国情、校情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勇于创新。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为主的发展道路。在稳定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把质量的提升放在首要地位。优化学科结构,丰富和完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优化层次结构,稳定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提高,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高,以全面提高支撑重点突破。通过抢抓机遇,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持续推进,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集聚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国字头重点学科等方面取得突破,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相互促进、辐射全局,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要敢于打破常规,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创建有利于重点突破和全面提高的工作机制,更加有效地整合国际、国内和校内办学资源,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提升发展能力,着力加快发展步伐。
坚持促进“世界标准、中国特色、学校实际”的有机结合,注重目标任务的可考核性。构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体系与标准体系,通过制定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目标任务,实现目标与标准的高度统一;既要在可比指标上瞄准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标准,更要立足自身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三)总体目标
围绕“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按照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到“十二五”末,“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更加完善,重点优势学科跻身国内同类学科前列,主干学科和交叉学科异峰突起;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基本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原始和重大科研创新成果显著;拥有坚实、先进、特色鲜明的办学支撑体系,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形成。成为引领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三、“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要构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为核心,以队伍建设、管理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路径,以条件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支撑的工作任务体系,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坚持学科立校,丰富和完善“大电力”学科体系
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丰富和完善“大电力”学科体系,加强理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到“十二五”末,2-3个优势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力争在“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新增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争取新增1-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门类,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 个。在交叉集成基础上形成学科群,其中2-3个成为优势特色学科群。各类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成立研究生院,并力争获准国家正式批复。
1)强化优势特色学科体系建设。依托“211工程”建设,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重大项目和成果的不断突破为目标,加大对传统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在电、动、自动化、管理等特色优势学科某些领域形成“高峰”的同时,强化优势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交叉渗透、具有较强内生力和拓展力的若干学科群,加强学科群的内涵建设并带动主干学科快速发展,快速提升学科群的核心竞争力。
——电气学科全力冲击“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举全力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列,使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争取获得并全力建设好“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强电弱电的交叉融合发展,快速带动电子信息类学科建设,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权。
——热能动力学科进一步加强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等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力争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使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优化和调整机械工程学科方向,逐步向能源装备领域延伸,争取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步骤地建设好土木工程学科。
——经济管理学科尽全力将“技术经济及管理”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全国排名达到国内前列,争取将经济类学科建设成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增加EMBA专业学位教育项目。争取北京市“新能源电力工程管理与技术实验室”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争取“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力争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凝炼工业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检测新技术与信息处理等学科方向。加快控制与计算机学科平台建设,争取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全力推进新兴学科的快速提升。推进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特色,打造新优势,在能源环境、可再生能源和核工程与技术等学科和领域争取达到“高原”。
——可再生能源学科争取获得相应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在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为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坚实基础。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争取建成“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争取建成先进核电安全技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内有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核工程学科。
3)实施“文理学科振兴计划”。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增强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强化人文社会学科的已有优势,根据已有基础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趋势,创造条件,拓展特色。
——数理学科力争到“十二五”末期获得“数学”或“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与能源电力等特色学科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以培养能源政治、经济、政策和法律等精英人才为目标,力争成功申报“法学”、“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力争成功申报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4)创新学科群的形成模式,鼓励交叉融合。不断完善国家、省(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注重学科专业生长发展的内生性,通过优势学科专业在新领域的渗透、交叉和生长,形成学科专业链,组建学科群, 促进学科群、学位点、学术方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学校发展增强后劲。
(二)坚持人才强校,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工作思路,统筹优化各类人员比例结构,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院士”12名,新增“**”、“**”、“**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名左右;以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为依托,新增1个国家级团队、2-3个教育部团队;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和工程化,到“十二五”末,教职工规模控制在3200人以内,其中专任教师争取达到2000人左右,补充博士学位教师400名左右,使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0%以上;深化校内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实现优劳优酬。
1)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坚持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华北电力大学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若干规定》,在“用好现有人才”上,认真研究现状,周密部署安排,做到整体上有提高,重点上有突破;在“引进急需人才”上,拓宽视野、加大力度,打破常规思维,汇聚和延揽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在“培养未来人才”上,特别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选好苗子,重点扶持,做到有重点、有目标。特别要把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当作青年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
2)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十二五”期间,教师总体规模的扩大仍是重要任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和一流人才的引进,优化学科队伍结构。预留指标用于新建学科建设、增加专职科研人员、创新团队建设等。对于新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者、国内一流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我校毕业生比例各占三分之一左右,逐步改善我校师资队伍学缘结构。
3)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参与和落实国家各项人才工程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支持体系。落实“杰出**”,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和我校重点学科方向、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或科研基地,加大院士、“**”等一流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从资金投入、政策配套、条件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投入,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建设创造条件;实施“院士培养计划”,通过创新基地建设、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积极为学校的院士后备人选创造晋升条件;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加强培养青年教师,培育学术领军人物,催生重大成果;启动“海外师资培养计划”,以国家公派项目为主体,以学校出资培养为补充,选拔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作为后备师资到国外一流院校和一流专业研修;完善聘用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政策和制度。
4)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坚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出发,合理确定岗位总量,规范设置各级各类岗位,以教师队伍为主体,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进一步扩大教师规模,适当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稳定管理人员队伍,自然减少工勤人员的原则,保持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末,教师人数占教职工队伍结构比例的60%以上,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统筹推进管理人才队伍、工程实验技术人才和其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的人才队伍。
(三)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保持在校生规模适度增长,2015年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5650 人以内,全日制硕士招生规模达到3200人,博士招生规模达到400人,在学研究生与全日制本科生之比达到12,生师比达到18:1;建成15个左右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增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迫切的专业57个;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5项以上,建设省部级精品、规划教材80部左右;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2篇,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1)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教育观念,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教育质量上来,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健全人格、勇于创新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2)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电力行业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创新型和工程实践型两类“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做好“质量工程(二期)”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大高水平教学平台建设力度;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力度,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核心课程建设计划,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探索和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不断促进教材更新与发展,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3)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行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分类培养;实施研究生“112”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加大力度改革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生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国家优秀博士论文;鼓励导师和研究生从事重大项目和学科前沿的研究,大力开展研究生创新活动。
4)有序适度发展其他类型教育。继续提高成人教育水平,积极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拓展继续教育渠道。联建校内企业高级培训中心,开展各类先进技术和高级管理的教育培训,打造培训教育品牌,全方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坚持科研兴校,推进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变
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学校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提升支撑学科的学术原创力和特色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质量,扩大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十二五”末,科研经费总量力争达到27—30亿元,年度到校经费力争突破5亿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例提高到40%左右,横向项目经费稳定增长。力争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3个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级奖励3-5项、省部级奖励100项;学术论文三大检索收录数超过10000篇,确保SCI收录数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EI收录数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
1)紧密追踪科研创新方向。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能源及电力“十二五”规划,结合国家、地区及行业的战略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成套技术装备、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提升集成创新能力,积极开拓新的科研领域。加强基础研究,确定每个一级学科的重点或特色研究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的科技创新点,紧密跟踪国家及行业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力争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的核电、特高压及智能电网、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能源政治、能源经济、能源法律、能源教育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学校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2)着力提高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加大科技投入,纵向项目实现大幅增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量实现翻番,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军口重大科研项目不断线,并努力取得新突破;组织“大团队”、开展“集成技术”研究、进行“创新性突破”,使我校在承担行业重大工程技术和装备研制项目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3)加强科研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建设好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争取在优势、特色领域有新的增长点;以重大科学问题为中心,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平台的投入与整合,重点提高现有科研平台的实力和水平,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高水平科技平台结构体系;通过在重点攻关中提高科研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拔尖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增强学校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
4)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从调整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建立有利于构建大团队的协调和整合机制;建立科学的调控机制,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建立不同学科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学术影响力,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研奖励政策,强化质量意识。
(五)坚持校企合作,继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进一步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模式,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初步形成助推学校快速发展的校企合作新局面。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及决策咨询服务;着力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一园多区建设;资产经营公司实现内涵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成人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网络教育。
1)完善校企合作和产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职能,加大统筹学校资源的力度;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激励和保障制度,在校内形成统一的校企合作工作体系;夯实校企合作平台,构建长效、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及提高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及经营;深化企业改制和技术改造,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体系,增强校办产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管理效益。
2)探索多形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模式
与企业共同开展“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加大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创新工程硕士“1+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形成人员挂职交流制度和双聘制度,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围绕智能电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继续做足、做好与理事单位、战略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共同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共建国家级重大平台、共享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等方面合作的新机制。
3)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以新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形成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服务于能源电力行业、地方区域创新的科技创新链;着力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和效益,切实提升园区创新和服务能力;将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做好“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
(六)坚持开放办学,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着力推进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十二五”末,使各类在校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达到1000人左右;组建3-5个国际化科研团队,建立3-5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功申报国家级国际科研基地;具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400人;5年内派院长和副院长30人、管理干部50人赴海外研修;2+23+1等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读学生达到1500人,在校期间短期出国交流、实习的学生达到10%,出国留学与就业的毕业生达到8%;力争建成2-4所高水平孔子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国际清洁能源学院。
1)建立国际化办学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制定院系国际化评估与奖励、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管理干部出国研修等管理办法,完善院系和教师承担留学生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任务的具体举措;设立国际化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鼓励院系和老师开展全英文授课专业和课程、优秀学生出国交流、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及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在部分院系设立国际合作专职岗位,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
2)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鼓励教师出国留学、在国际重要学术机构和组织任职、承担国际科技项目、主办和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大力提高我校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影响力。完善高水平外籍专业教师聘用机制,加大引进力度;完善留学归国人员来校工作政策,吸引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通过“111”引智基地建设、重点外专项目、校内引智基地等国家外专局资助项目,促进学校学术创新团队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3)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外交流。加强与国际交流部门的合作,扩大和完善学生交换项目, 积极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国际经验,提高国际交往能力;扩大与合作伙伴大学、留学中介机构的互利合作,拓展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七)坚持多元投入,建设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校园
立足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努力提高资金筹措能力,积极整合办学资源,统筹规划,最大限度地扩展校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加强教学场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以及文体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1)建设数字化校园。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包括硬件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和服务集成在内的全过程大集成,构建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氛围、信息化支撑和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师生提供开放、灵活、便捷、高效的教学科研环境和信息保障。
2)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图书馆建设,保证图书馆管理运行设备设施的投入,增加馆藏图书数量,积极扩大电子文献信息、网络文献信息和各类大型数据库等数字文献资源,全面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益,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保障。继续加强体育场馆及各种文体设施的建设、管理与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3)加快基本建设步伐。遵循以人为本、合理规划、精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校园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定位、分期建设,逐步改善校园基础设施。继续扩大校园建筑面积,增加学生宿舍、实验楼、科研用房、图书馆等。
4)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高效、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后勤服务体系。加快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建设,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加强校园绿化和美化,建立校园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体系,切实为师生提供优质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八)坚持制度创新,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以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制度体系。继续推进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形成更为强大的发展合力;推进学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院系(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完善资金、资产、招标、审计等各项工作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与评估;继续深化后勤改革,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1)完善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决策、指挥、执行与监督相对分离、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进一步明确权利边界,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制定《华北电力大学章程》,以章程为总纲,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明晰内部组织及成员的权利与责任,大力推进战略管理;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规范和程序规范,明确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程序,强化制度的权威性。
2)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教师分类管理,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基本原则,设置符合学校工作任务的各类相关岗位,使广大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充分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完善教师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强化岗位管理,实现由资格评审向岗位聘任、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对教师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由重数量考核向重质量考核转变,逐步探索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相结合、长期考核与短期考核相结合、重大成果考核与分项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工资分配机制,深化一体化办学,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
3)优化学术管理体制。进一步明晰学校、院系(部)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划分,围绕学科群建设和学校重点科研方向,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决策和咨询作用,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加大师生办学的参与度,营造激励创新、竞争向上、客观公正、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
4)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开源与节流并举,加强财务收支监督管理,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引入效益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地办学的优势,合理配置与共享办学资源;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审计,降低办学成本;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在全面清理国有资产的基础上,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按照建设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增强节约意识,建立相关机制,强化能源节约管理。
(九)坚持文化引领,全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大力提倡和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继续凝炼、深化和落实“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办学理念,形成以“爱校、责任、创新”为主要内涵,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向上、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大学校园。
1)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把“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并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华电精神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华电人的鲜明气质和坚定信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共识,构筑师生员工共有的精神家园。
2)加强学风校风与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果;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职业素养。营造有利于学术研究,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学术氛围,培育师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端正学术风气,恪守学术道德,在全校形成“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良好风气,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激励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
3)构建和谐校园。严格依法治校,推进校、院系(部)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和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等组织以及专家教授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信息公开,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落实稳定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应急情况处理能力,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有困难群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规范行为举止,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明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将党的先进性真正融入学校各个方面,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1)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学习考核,完善党员干部培训体系,构建党组织和党员永保先进性、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要载体,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按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健全干部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学术回归、交流轮岗等相关配套措施,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管、竞争择优、分类管理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以规划为依据、以标准为基础、问责为制度,认真落实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干部考核与问责制度;加强党外干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
3)加强反腐倡廉与作风建设。建立健全惩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形成权力制约机制,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校、院系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和要求,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完善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搭建信息化、精致化、服务型的学生工作体系,围绕学风建设、队伍建设、资助和就业等重点工作,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与制度保障
(1)认请形势,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形势和外部环境,不进则退,慢进则亡。全体领导干部与教职员工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增强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的大发展。
(2)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开拓进取。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在校内管理体制、劳动人事制度、教育教学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后勤管理制度等改革方面取得进展。以改革来激活内在的动力,打破旧的体制机制,释放新的发展潜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改革促进开拓创新,科学地研究新情况,灵活地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校内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体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3) 凝炼项目,创新模式,加快发展。要根据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凝炼出“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立足于学校办学实际,总结、设计、创造具有华电特色的、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水平大学发展模式,以标志性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统筹资源,分解任务,重点突破,保障“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施。
(二)物质与资源保障
(1)挖掘潜能,统筹资源,切实增强学校发展建设的“造血”功能。在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政策资源分配的同时,努力完善校内筹集资源的体制机制,实施多元筹资。充分发挥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的作用,争取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出台学科公司扶持计划,通过资本运作、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社会服务回报等方式提高筹融资能力,充分挖掘学校筹集资源的潜能。
(2)集中资源、保证重点,优化配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规划目标为导向,统筹考虑学校生均拨款经费、“985”平台建设经费、“211工程”建设经费、教育部投入的科研基本业务费及其他经费,优先保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的经费投入。在积极开拓财源的基础上,坚持增收节支、勤俭办学,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实现学校募资有招、生财有道、用钱有效,为学校“十二五”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三)组织与实施保障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规划是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事关学校未来发展全局,事关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自上而下,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战略规划实施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全校范围内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最终实现营造良好氛围。
2)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各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分步骤、按职能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部)、职能处室、辅助部门的合力,密切配合,协同推进。
3)分层规划、沟通协调。在学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职能部门和学院(部)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制定相应的“十二五”分项发展规划,各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形成方向目标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得力、彼此支撑的规划体系。
4)加强评估,强化落实。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各单位主要领导的绩效考核范围。学校将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实施情况,确保学校事业发展沿着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勇前进。
 

信息公开文件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