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质量信息» 33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4-10-31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教育部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全面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秉承“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理念,积极总结经验、凝练特色,不断促进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协调发展。学校荣获首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首批“河北省高校就业示范中心”称号,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屡次获得“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学校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学校入选“2012年中国百强企业最爱的十所高校”。
 

第二部分  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表1:2011届—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届别
本科生
研究生
人数
就业率
人数
就业率
2013
5069
97.5%
2128
98.9%
2012
4923
97.8%
1818
98.4%
2011
5048
98.2%
1528
99.0%


注:数据统计截至当年12月31日。
二、毕业生去向情况

            表2:2011届—2013届本科生毕业去向情况

 

届别
人数
考研率
出国率
签约率
未就业
2013
5069
22.8%
5.9%
68.8%
2.5%
2012
4923
21.1%
5.3%
71.4%
2.2%
2011
5048
19.1%
5.1%
74.0%
1.8%

表3:2011届—2013届研究生毕业去向情况

 

届别
人数
升学率
出国率
签约率
未就业
2013
2128
1.7%
0.4%
96.8%
1.1%
2012
1818
2.1%
0.3%
96.0%
1.6%
2011
1528
1.7%
0.3%
97.0%
1.0%


注:数据统计截至当年12月31日。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性质情况

表4:2011届—2013届本科生就业流向性质情况

 

届别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其它
2013
2.2%
72.1%
25.7%
2012
2.2%
77.2%
20.6%
2011
2.1%
76.3%
21.6%

 

表5:2011届—2013届研究生就业流向性质情况

 

届别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其它
2013
10.7%
80.5%
8.8%
2012
13.9%
77.4%
8.7%
2011
12.1%
80.1%
7.8%

四、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情况

           表6:2011届—2013届本科生就业流向地区情况

 

届别
西部就业比例
中部就业比例
东部就业比例
出国比例
京津沪就业比例
2013
23.3%
12.7%
58.0%
6.0%
23.3%
2012
20.8%
14.1%
59.6%
5.5%
22.8%
2011
20.6%
13.3%
60.9%
5.2%
21.3%

表7:2011届—2013届研究生就业流向地区情况

 

届别
西部就业比例
中部就业比例
东部就业比例
出国比例
京津沪就业比例
2013
10.8%
19.6%
69.2%
0.4%
27.7%
2012
12.2%
14.3%
73.2%
0.3%
32.3%
2011
10.3%
15.5%
73.9%
0.3%
37.5%

注:分子为各项中实际学生人数,分母为已落实就业的学生总数。东部就业比例包含京津沪就业比例。

第三部分  就业工作特点

一、健全高效的就业工作体系
学校就业工作实施 “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就业工作校领导为副组长,负责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院系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负责教学、学生工作院系领导为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毕业班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为成员的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相互配合,就毕业生工作进行协商,全力做好就业工作。

 

第四部分  就业质量分析

一、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情况
2013年,学校共吸引进校招聘用人单位1983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8154条。进校用人单位数和发布就业信息数均创历年新高。

                  表8:2011届—2013届用人单位招聘情况

 

届别
接待用人单位数
发布就业信息数
招聘会
就业岗位
供需比
2013
1983
8154
1671
79173
11.031
2012
1945
8132
1650
67990
10.891
2011
1855
6669
1586
60857
9.251


注:供需比指来校和未来校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数∕毕业生人数。
二、用人单位满意度分析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开展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涵盖电网公司、电源公司、电力设备制造及服务企业、私企、外企等200余家用人单位。
调查问卷涉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人才培养、录用毕业生时主要考虑因素、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专业素养六个指标。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人才培养两个指标的满意度达到100%。其他方面的评价参见以下数据:
(一)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主要考虑因素

 

图1  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主要考虑因素

数据显示,毕业生综合素质、所学专业、学习成绩成为用人单位的重点关注因素,其次为我校社会声誉、学历层次、仪态仪表和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图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1

 

图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2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可我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在专业基础、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评价
 

图4 用人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评价

数据显示,在毕业生职业素质方面,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为人诚信、有责任感、积极主动和严谨踏实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素养的评价
 

图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评价

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评价较高,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机构和知识、专业应用能力方面给予了较高评价。
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学校通过问卷方式对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满意度调查。总体来看,我校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总体比较积极,对自身工作满意、对发展前景感到乐观的比例约为95%。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比较相关的约为90%,对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较高,约有97%的毕业生认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较强。
四、发展趋势
 

我校2014届毕业生共有7053人,截止2014年2月,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情况与往年相当,毕业生签约情况与往年持平,预计我校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往年相比,将基本持平。
 

 第五部分  下一步工作思路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是社会检验、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需要立足国家、社会、行业发展和需求,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切实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围绕社会需求,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管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继续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三、继续推进电力人才招聘基地建设,推进校企联合培养,进一步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
四、继续提升京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推进电力人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五、继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创业资助体系,加强创业指导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工作实效。
第六部分  对招生、教育教学的反馈

做好下一阶段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重视就业质量对招生、人才培养的反馈,每年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用人单位、联系校友等方式征求用人单位、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学校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持续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
 

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完善“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在招生规模、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等方面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紧密挂钩,对部分专业隔年招生,优化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新的专业。
二、持续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紧缺人才 

针对已经与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3+1”合作的单位,继续稳定关系,加大合作力度与合作范围;积极走访各用人单位,发展新的合作对象,将校企联合培养工程规范化、常态化;根据实际情况与部分重点单位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双方在校园招聘、就业见习、联合培养、设立奖学金、职业指导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三、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 

以“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工程创新型、工程实践型人才;探索“大电力”优势学科人才培养行业标准,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研发、设计型工程技术和管理拔尖创新人才,使之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科学家的后备力量。
 


信息公开文件检索: